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透支生态与伦理崩解 中国经济难持续

中国经济发展已难以持续,而迹象可从乐观数据下的阴影、透支生态环境及伦理秩序崩解方向看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表示,一旦中共失去“经济发展”这一最后手段,危机必将从社会领域延及政治领域,渐次转化为政治危机。
透支生态 资源供给注定不可持续
何 清涟表示,从根本来说,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4个基本要素包括生态环境、道德伦理约束,作为生存底线的就业与政治整合力量,其中生态环境是一个社会的生存基 座,基座的坚实与否,也决定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生存状态,因此一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就是这个国家政治安全的最终保障,然而中国持续30余年的经济发展,恰好是 以过度透支生态环境为前提。
她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是种粗放式增长,所消秏的能源比例远远高于中国GDP在全球GDP总量中的份额,2009 年中国GDP占世界的8.6%,却消秏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而同年美国GDP占世界的24.3%,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占 15.2%和21.7%。
据资料显示,中国1/5耕地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城市河段70%受到严重污染,中国人的饮水安全早已成为严重问 题;全球10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8个;国土荒漠化以每年26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最严重的是,人口与资源关系一直高度紧张的 中国,如今还面临如何消化巨大的生态难民问题。
河清涟提到,早在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透露,由于广大西部和生态脆弱地区难 于承载现有人口,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出1.86亿人,而能够接纳人口的东、东北部各省最多只能接纳3千万人,届时全国将有1.5亿人口沦为生态难民,有 鉴于近3年生态难民的快速增长,人数恐已超2亿。
她强调,资源配置的效率、社会分配不公平,甚至大政府小社会的恶劣人权状态,中国人都可以寄望政治体制改革加以改变,但被掠夺得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却无法还原,中国经济发展已失去环境依托,成为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这一现实已难以逆转。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秩序崩解
道德伦理是支撑任何社会持续发展的四大重要支柱之一,但中国现实已一再表明,这一支柱已倾塌,而这影响除使中国因偷窃知识产权,使得外企不敢将自己投入巨资开发的技术进入中国,进而无法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外,食品安全更是让中国人确实感到自己生活于危机之中。
由 于中共监管不力,在犯罪成本低与获利不成比例下,有毒食品不仅未能禁止,反而越演越烈,何清涟强调,不少中国人都知道,那些从事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农民,都 有为自家专门种养之物,绝对不吃那些他们作为商品销往市场的产品,只是这类行为已不限于关起门来祸害同胞,而是“环球同此凉热”,这是经济伦理正在崩解的 中国,以贸易大国在登上全球经济舞台后,世界正在为之付出的代价。
她也提到,若这种趋势得不到遏制,对中国人来说,最无可回避的危害是生态环境进一步的恶化,受污染的食物绝不只来自那1/10受到严重污染的农田,而是生态安全构筑的食物供应链将充满安全隐患。
何 清涟指出,中国正处在一种难以突破的瓶颈,过去30年的环境透支,环境与劳动力生命福利的低效已难以为继。支持中国从劳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创新能力不 足,持续多年的高通膨使得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民怨沸腾,再加上过度紧缩银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极为困难,现已进入2007年以来的第二轮倒闭潮,在这些 情况下,人民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
至于政治上,今年北非、中东独裁国家相继倒台,中共过去认为只要保持经济发展就能维持其政治统治合法性的 想法,被这些国家的现实击得粉碎,因为除了埃及略低于中国外,叙利亚2009年人均GDP为1万6,100多美元,远高于中国人均GDP4,000左右, 这些国家的面包契约都比中共覆行得更好。
她指出,在面对中国各种纠结在一起的社会矛盾及一场网上发动的茉莉花革命,都将中共折腾得如临大敌,在此情况下,在世界炫富比强,已不是北京的第一需要,第一需要成了维护共产党统治,这也就是中国公共安全支出逐年攀升,并超过军费开支的原因。
何清涟强调,对中国来说,政府的高度腐败、社会分配严重不公、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社会反抗事件频发、犯罪率居高不下等,早就成为外化的社会危机,一旦失去“经济发展”这一最后手段,危机必将从社会领域延及政治领域,渐次转化为政治危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