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洛阳花谢,献给小梦佳


本牡丹來自伯喬精舍博客,洛陽實拍
“认识”梦佳是在网络上,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议论这个15岁就自杀的小女孩,我是晚知者,不过谷歌上她的信息铺天盖地。我找了很多来细读——好比参加一个葬礼,听人描述死者的生平,最后好话总是多。但梦佳人缘真差,人都走了周围人的气和恨还在,“而在西霞院中学,除了在面对记者时,偶尔有老师抱怨她的死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很少有人再提起雷梦佳。当然,还有一些风言风语:有人说她的死是 民除害,还有人说,没想到脸皮这么厚的人也会自杀。” 《中国青年报》
很感谢《中国青年报》,他们对梦佳的描写非常的详尽,非常的细节,对梦佳的为人和处境读者通过阅读可以自己来作出判断。
洛阳,想到它就想到牡丹花和龙门石窟,一个好有浪漫色彩的地方。我读过一些洛阳牡丹花的栽培历史,据说盛唐以前洛阳的牡丹并不出色,漫山遍野的只是些野牡丹,单瓣单色和国色天香差距很远,是历代的园丁花匠费了无数的心血来栽培牡丹,才有了后来的优良品种:雍容华贵,色彩缤纷,美不胜收。小梦佳就出生在这里,她的父亲是位肉贩,母亲估计也是位农民,一家人生活在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生活不会太轻松,多余的梦想就给了女儿,简单的父母给了女儿一个很柔美且满含希望的名字“梦佳”希望她长大以后有个好未来而且梦想成真。梦佳日后有了位弟弟,(我听说中国都只准有一个小孩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有个弟弟,也许是农村的观念,无论如何都得有个男孩)我猜测梦佳的父母是这样情形,父亲每天在集市上奔波,回到家累得没了多话,加上职业的关系性格比较直接暴躁没什么转弯,对孩子急了,就更不讲什么道理,打到你服气就行了(雷梦佳抱怨父亲总是打她,而学校的老师甚至猜测,对这个女儿,父亲已经因为太生气而没有感情了。)。母亲会多疼女儿一点,但和老公一样,也许疼儿子会更多。
爱是一门学问,爱是温柔的,和风细雨的,爱也是要倾听的,接纳的。我估计梦佳从家庭里得到的爱不够。往往父母认为自己拼命工作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已经足够,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形往往也以功课为指标,外加在学校不惹事,罔顾孩子内心的需要和精神上困绕。一个家庭,父母和孩子居住在一个空间但彼此谁都不真理会谁,了解谁,精神上他们完全是陌路人。(父母跟她没什么交流,他们承认,自己对女儿的心里在想什么,一点也不了解。—雷梦佳《中国青年报》)
一个孩子,在家庭里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爱,到了社会和学校行,为上就会有偏差,偏差的结果就是她的行为方式会让周围的人越来越不理解,越来越不能接受。不理解就会和她在人际关系上故意疏远,不能接受,其互相的关系就会越来越敌视,最后的沟通方式就是拳头了。“高年级的男生听到她的名字会露出发怵的表情,因为这个初一女生打起架来比男生还厉害;曾经的中学校长叫她惹事妖精,并且没过几天就开除了她;老师 对她很无奈,家长说她很难管,连亲弟弟在讲起她时,都是一副害怕的表情,因为姐姐总打我。” —雷梦佳《中国青年报》)
德希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雷梦佳有不少相似之处,希小时的父母关系不好,两人时常拳脚相向,闹了8之后终于离婚。离婚之后希妈对只有希还是很忽视,常把希一人扔在家里,留了饭钱后十天半月她都不回家。在记忆之中希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很孤独的,而且不知道怎样和人相处。小学时期有一段时间全班同学几乎无人和我说话(不知道那时自己做了什么,惹来孤立)而且常被男生欺负。被欺负的结果是123岁的希行为变的相当暴力,打起架来同样会让男生发怵。所有这些行为在14岁时才开始改变,从生理上来说从中性开始变成女生(儿童是中性的,不知道你同不同意我的看法)性格由外向走向内敛。最重要的是那时接触到了天主教教会。天主把这个无人爱的孩子放到了自己的羽翼之下,让教会里的修女和神长们关爱她,和教会里懂的忍耐和接纳的小姐妹做她的朋友,从重新塑造她偏差的人格,10多年下来把一个仇视人群,张牙舞爪的小野猫变成一个可以去关怀别人理解别人孝敬父母的淑女。
问题女孩和问题男孩的产生最大原因是缺乏爱,家庭里缺乏爱,学校里不讲爱,社会上也没有爱只有陷阱。如此一来,孩子可以去哪里?
读小梦佳的传记让我心痛:“这个表面强悍的女孩爱唱情歌,爱打扮的的她总喜欢搭上往返于镇子和县里的小巴车,沿着风一吹就漫天黄土的乡间小路,穿过学校旁边的麦田、村落,去镇上买各种各样的小饰品,有项链, 有蝴蝶结。其中很多是紫色的,那是她最喜欢的颜色。”紫色,原本是最女性化的色彩,她象征高雅,温柔,诗意,忧郁等等情感。这种的情感深藏在她内心深处,在凶悍的行为下是不能察觉的。
“她这样一个朋友可以为好友小慧织一条咖啡色和白色相间的围巾,但因为不满意,总是织了拆、拆了织,到最后也没有完成。又有一次,为了帮小慧捡一本掉在天台上的书,她还差点从四楼摔下去。”为得到同学一点点爱和友谊,梦佳也在尽全力。只是这个唯一的朋友对雷梦佳并没有太多的怀念。她和其它人一样相信,霸道的雷梦佳根本不会因为一场投票而自杀,因为她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想 ,她只是不小心被突然涨起的水流冲走了。
至于那句留在石板上的遗言来生永远好朋友,小慧淡淡地说,不过是雷梦佳写在那吓唬人的。
如果付出爱却没有得到尊重是何等的伤心啊。梦佳也许是走了的好,因为对她而言这个世界冷酷无情的不会接受“异类”也没有爱来给一个索爱者。
耶稣说“要爱你们的敌人,好好对待仇视你的人,为冤枉你的人祈祷,如果你们只爱那些喜欢你们的人,你们有什么功德?连罪人都会爱那些爱他们的人,要要爱你们的敌人,你们将成为至高者的儿女,因为他对待忘恩负义的和邪恶的人也是仁慈的。所以你们改是仁慈的,正像你们的天父是仁慈的一样。”(路加福音6章)
爱,是拥抱可爱与不可爱者,义人和罪人,也许在中华文化中缺乏对爱的理解和描述,所谓的严父慈母,严父是道义的护卫者,慈母是软弱的听话者,都缺乏真爱的能力。什么时候一所学校才真正是一所学校,是真正能作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不是一个工厂,只一心要生产“合格产品”,而是要孕育伟大灵魂和心性的地方,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有仁慈,慷慨,谦恭正义,承担,勇敢之心的公民?而不仅是一个技工?也许现在的学校能够做的只有授业一项了。
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一个懂得爱和接纳的老师,专业知识其次,试问有多少学生,特别是小孩子,爱戴一个老师不是因为他对学生的关切和爱心?对一个问题学生光讲道理是不够的,是要切切实实的去爱,去理解,去包容才行。让孩子在爱中进步。如果一个老师只能和听话向上的学生打交道,遇到问题,麻烦的学生就排斥,到底算是哪一种的教育能力?一所学校的好坏以出高分学生为衡量的标准,试问把教育的人性摆在了哪里?也许就是这种把人简单化分数化的方法,才让就是北大的研究生一出社会稍微碰壁就选择自杀的原因。
所谓的关注心理健康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说法,一个健康的心理要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一个健康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每个人有能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关心自己的亲戚也照顾自己的邻居和同事。在2500年前的孔子和学生谈到自己的志向时,他这样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让老年人能够安享余生,让朋友之间能互相信任,让年幼的人能得到关怀和教育。孔子夫子有着多么朴实简单的志向啊,只是希望社会中人人被照顾到,被关心到,人与人之间有着信义。这正是一个和谐社会要能具有的根本。
“对孩子大开杀戮的郑民生之流,其实与雷梦佳 有相似的经历:他们孤独,遭受了人世间的冷漠,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处处被人排斥,连一个开导的人都没有,他们都想着用一种方式疏解心中的怨恨。不过,一 个自我了断,另一个选择报复社会。我们周围可能潜伏着类似的隐患,他们的病根相同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而教育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杀人犯都有过童 年,如何培养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值得反思。——普嘉(春城晚报)”  如何才算是一个和谐社会,也值得我们反思,光科技兴国,让人富裕起来是不够的。
一直想多看一看小梦佳的一些照片,但网络上却只流传着一张,这也是梦佳的父母好不容才找到的。上帝把它向世人昭示是有他的深意的,在这张照片上小梦佳(右一)抿着嘴羞涩的笑着,粉红的衣服,心上的位置有着一个好大的LOVE Mme?LOVE 爱,这个爱字撞得我心口发疼。这个外表粗鲁的小女生在对世界说“我需要爱,我也愿意爱。”
爱原本不是那么不容易得到的,不容易给的。现在是什么原因让它变的那样稀有?是你我的自私和冷漠。我们容易爱和我们性情给我们快乐的人,却不容易爱一个看上讨厌的人。还是耶稣基督说的话:“如果你们只爱那些喜欢你们的人,你们有什么功德?连罪人都会爱那些爱他们的人。”社会的平安与进步是建立在每个人对自我舒服的超越上的,它要求我们,去爱,去爱这个不完美的社会,不完美的人。它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他人牺牲而不是利用和漠视。
本牡丹來自伯喬精舍博客,洛陽實拍
洛阳的牡丹花甲天下,无数个朝代的园丁为它的培育倾注精力和心血,如果中国人肯为一朵花下那么大的功夫,怎么可能舍不得在孩子身上用心?一位老师和我说“爱学生谁不懂啊,有些时候做起来很难。”谁说不是呢?但是,不论多难,我们都不得不去爱。惟有爱,惟有付出,孩子才会健康成长,社会才会有良好的次序。
爱,原本不是难事,每天都让我们来努力,多爱一点,多原谅一点。AMEN

8 則留言:

  1. 武化2010-05-30 12:58:15[回复] [删除] [举报]

    兴国,不是兴民。
    螺丝论工具论注定了每一个中国孩子在绝对权力的扭曲下变成病梅。灵魂被注入唯物质的毒素,心理被罩上唯权力的阴影。破了夫权族权神权,相应的也失掉了救济。所以到生死关头,就想起了响亮的“|让领导先走”。定的就是这个势。
    在学校,传到授业解惑纠偏。可是道是合体用的。老师一个个都被挤压的变了形,谈不上独立思维,只是灌输的管道而已。
    无爱之体,当然无爱之用。

    回覆刪除
  2. 临风(美国网友):
    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老师可能只能对付那些比较“正常”的。
    家长要教导“难对付”的孩子也需要有专业的辅导,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这在各国都是一样。
    可惜,国内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贫乏,总以为都是孩子的错。真正所需要的是学校里的counselor与家长配合,家长也应当学习儿童心理,特别是困难孩子的心理。中国距离这个水平可能还有时日。希望媒体能够负起教育国人的责任,多方文专家学者,多举办讨论会,因为社会大众都缺乏知识,包括老师、校长。

    回覆刪除
  3. 德希這裏特別請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美國等地的朋友,特別是教育界的朋友幫忙,可否幫忙介紹一些你們國家的教育方法和經驗。以供我們學習。
    例如,你們的國家是否有嚴厲的升學考試,學生學習的方向是否只為考試。你們是怎樣特別對待問題學生,怎樣關心學生的心理問題,你們是怎樣引導你們的青年認識社會,和社會接軌。你們培養學生的宗旨是什麼。你們用什麼方法對學校的進行管理?等等等等。
    我自己也會寫一些PHILIPPINES的教育狀況以及可借鑒的地方供大陸教育節的朋友參考。

    希望這對你們不要造成負擔,能幫就幫,就算是提供的資料很有限,或者您不能提供都沒關係。
    謝謝大家!
    本貼也特別留給詩豔(您有小孩在美國讀書,知道很多美國學校教育孩子的手段),綠禾,詩無達詁(二位是新加坡老師),Cindy(馬來西亞老師出身)JOY(臺灣讀書)

    回覆刪除
  4. 德希,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自2004年提早退休后,我就与教育界脱节了。通常学校里会采取积分制度,每位学生都有一份品行记录表。问题学生先由班主任去处理:如通知家长、辅导等等。若不能应付,就会交到训育主任手中。我离职时,学校里仍有‘鞭刑’制度。

    回覆刪除
  5. 德希,应该感同身受吧!写得很感人。
    其实,你已经写得很好,要建立健全的心灵,孩子们极度需要长辈的关爱与接纳。感谢你的分享与提醒,我们做家长的,有时的确忽略了孩子心灵上的需要。。
    美国讲究爱的教育,优点就是给孩子很多的接纳与鼓励。在美国的小学,孩子读书是没有什么压力的,学校比较注重的是孩子人格的发展。。但很惭愧的,诗艳没有参与学校的教学,详细情况知道的并不多。

    回覆刪除
  6. 艳艳,其实和你一路走来,看你的孩子如何在学校被老师关怀,,对美国的教育体制,我们真是很羡慕。。。。谢谢你了,我会再在网络上找找资料。德希

    回覆刪除
  7. 艳艳,我一生很感谢天主对我如此特别,他如此爱我,对我的成长给足了耐心。。。。。
    德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