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昱行为艺术的跨时空对话
作者:白石
http://blog.sina.com.cn/windiebai
前言:这是一篇会令人感觉不快的文章。因为笔者将要在下面展示的这一现象,实在是出离了一个正常人所能忍受的边界。本文的写作动机在于,作为一个人,一个 活在这世间有血有肉有情的人,面对某些所谓艺术家,如此黑暗、邪僻的行径,无法回避,痛心疾首间不得不做的一种反应。我不知道,能有多少人理解,但我知 道,上帝在天上,垂看人间发生的事情。并会根据个人今生所思所行所言,给予永福及永刑的报应。既是这样深深地相信那位在天上,也在人间掌权的全能全善者, 就可以坦然无惧地进入那幽暗之地,看在那无界的黑暗、死亡、不公的魔域中,谎言是怎样肆虐地布散邪恶和错谬。
本文也献给朱昱行为艺术《献祭》中被引产杀掉,后被喂狗的四个月大的无辜胎儿。他是朱昱自己的孩子,如果他的父亲不为沽名钓誉杀掉这个孩子的话,他将会是 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孩子,跟所有健康、聪明、可爱的孩子一样。虽然他在世遭魔鬼一样父母的戮害,丝毫没得到一丝怜悯同情,但相信一切天父自有妥善安 排。
与朱昱行为艺术的跨时空交流
2002年,中国行为艺术史上,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件。虽然中国的行为艺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就以充满暴力、血腥、淫秽等的创作倾向,频频突破公众道德、心理极限,被主流文化所诟病与排拆,但这一次的行为艺术,产生的震动与影响将会更加深远。
它为我们提出了下面这样几个问题,首先,艺术创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艺术领域中,美与丑是不是客观存在并相互对立?为什么某些令人发指的行为会被当作行 为艺术?它们和普遍意义上的戮虐行为有何区别?当艺术打着反映最真实人性为旗号行违悖天理伦常之事时,我们的愤怒、憎恨的情绪有何依据?
本文试着回答这样的问题。说实话,写作此文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先让我们回到十年前把整个事件重放一遍。
2000年,四川籍行为艺术兼油画家朱昱曾发布过一个名为《食人》的行为艺术。以视频、照片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清洗、烹制并大快朵颐一个六个月大的胎儿的过 程,引起了各方的激烈反应。但那时并未引起公众更多的理性反思与真正意义上的抵制。于是2002年,即两年后,朱昱又酝酿并实施了他的另一个行为艺术作品 《献祭》。
《献祭》过程如下——他先与一年青女子商议好后交媾致其怀孕,在胎儿四个月大时,到医院引产,杀死正在健康发育的胎儿,以获得尸体。泡在福尔马林液体中拿 回家,安排好视频、相机等作秀工具,取出胎儿尸体盛在盘子里,再辅以卤水等调汁,放在一条饥饿的狼狗面前,全程记录下整个狗撕咬吞食自己亲生骨肉的过程, 然后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对外发布。
这是网上一君的观点,此文写作已久,却无人驱斥,现将其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我对他在《献祭》和《***》里所表现出的那种对艺术的献身精神表示敬意,一个具有伟大的献身精神的艺术家是值得世人尊敬的,而不是反之--------正如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可是现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没有灵魂、没有精神也不去思考,他们一样活着,但他们和一具尸体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认为这两件作品是对欲望代替情感、金钱操纵灵魂的这种现实的批判。
-------------------------------------------------------------------------------------
朱昱的《献祭》正是通过这样的自我牺牲,对人类的狂妄和胡作非为进行了强而有力的鞭挞和控诉。
--------------------------------------------------------------------------------
行为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或者说是一种表演,行为艺术家正是通过他们各自的行为表演,来表达各自的主题,不论恶心也好、血腥也罢,行为艺术家的意图就是要冲击观众的道德底线,客观的表现‘恶’,然后让人知道什么是‘非恶’,或者说‘善’。
------------------------------------------------------------------------------------- 在朱昱的身上,我看到了做为一名艺术家所应具备的一些最基本的品质:独特的创意、真诚的内心、大胆的行为、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我尊敬这样的艺术家和他们真诚而勇敢的创作。
乍一看上去,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并且是从行为艺术存在意义与价值功能的角度来讲论,让外行人很难反驳。不过,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从美学、哲学等角度,将此文抽丝剥茧的辨析一番。让我们先从此文最核心的依据来开始:
(一) 行为艺术的价值与意义在于批判现实?
这真是此文作者自己无知、浅薄、自以为是的说辞。
行为艺术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正式诞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在饱经两次大战的创伤与阴影后,传统意义上的殿堂感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理论,已不能满足艺术家对世界与 生活、还有从事艺术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感从何而来这类问题的解答。所以行为艺术一开始,其实就带有反艺术,主要是传统艺术的倾向和特征。(关于行为艺术起源 与脉络的介绍大家可以在维基百科上去查找)。
我们知道,传统的艺术理论,首先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提出的,艺术指向的是美本身。柏拉图界定的艺术,包括有两个层面:一种艺术以提供感官上的快感为目的;一种艺术以提升人的道德为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理论主要是透过《诗学》中表达的,他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只有在普遍经验中给人以快感的实在事物才是美的艺术可以在复制,或者说“模 仿”后仍然给人以快感的东西。粗俗的不健康的情感根本不能同艺术等同起来。这是古希腊朴素的以概念到概念的思辨哲学为我们展示的真知灼见。
现代美学中又加入了丑学的概念。黑格尔认为丑的本质是对事物特征不正确的刻画。是相对于美的有缺点的、歪曲的、畸形的,总之,它们绝对与美无关。事实上,黑格尔对美的观念始终是正面的。对艺术的价值的肯定也是建立在对美的肯定之上。
对于这点罗森克兰兹说得更干脆一些。在他的《丑的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最丑的丑不是在自然界的对象上面,沼泽中间、扭曲的树木上面,蟾蜍和爬虫身上,眼珠凸出的怪鱼的巨大的厚皮动物身上-------------
最丑的丑乃是在恶毒的和轻薄的姿态中,在激情所造成的皱纹中,在眼睛左顾右盼的神色中和在
罪恶中显露出自己的疯狂性的那种利已主义。”这段话是专门论述一个腐化堕落的艺术所引起的那种病态的疯狂。
此处我们可以知道,
美学中的丑,其本质不是形式上的,而是道德上的丑。
行为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开始出现时,的确含有对传统艺术形式与价值的批判,但却没有对传统艺术中的美学原理进行批判,而只是一种扩充和实践上的尝试。
如果他批判的是美本身,那么它批判的就是艺术本身,这种行为,就不再可能被称为是艺术;是一种对艺术的批判性行为,而不是批判性的行为艺术。
我们刚才提过,历经两次人类史上最酷烈的大战后,一方面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人们的思想与生活表示怀疑;另一方面艺术创作产生的结果,为少 数社会的精英分子所垄断、为美术馆、收藏家、画商所操纵;就连艺术家自己也是脱离大众、晦涩难懂,使群众在神圣的艺术殿面前望而生畏。艺术家作品的美有何 意义呢?
如何消除这一现象,使艺术能渗透到普罗大众的生活中去。在新的时代面前,能否创作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可以打破过去造型主义的藩篱,启发人民大众 每个人追求艺术、追求美、艺术的生活,美的生活?艺术家们需要某种突破。它最早的形式被称作“偶发艺术”。由艺术家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由作者与观众随意 组合,而形成一系统随机的事件。行为艺术中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群体,叫作“激浪派”,所倡导的不是一种理论,而更是一种生活和创作的态度,就很好的反映了 这一初衷。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说行为艺术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批判现实是非常片面的。
(二
)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客观的表现恶,以让人知善。
不可否认艺术向来具有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特点,这也是美学的一个部分。但是批判也是要具备资格的,二战集中营里端枪乱射的纳粹分子批判犹太人做生意欺诈,是 非常可笑的一件事。一个丈夫随便在外边乱搞女人,看到妻子跟别人多说几句,抬手就打张口就骂,这种批判是一种可耻。试想一个法官,自己行贿受贿了大量金 钱,却堂而皇之的给接了几瓶赠酒的下属记过处分,是多么的虚伪。
朱昱的这个所谓“行为艺术”,首先是一种行为。虽然他自以为在制造一个了不起的艺术事件,但它本身首先是行为上的,而不是艺术上的。行为在前,过程结束,即作品完成之后,到底能不能被称作一件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要看它是否符合艺术规律与美学原理,依赖的是一整套外部标准,而不完全只是朱的自我判断。
而且不可能是一个主体不在场,没有参与进去的超然作为。一旦参与到行为当中去,就变成了行为的制造者。如果这个行为是个恶的,那么也就成了一个恶的制造者。
换句话说,他不是在他制造一个恶的概念,而是在行恶。不是在表达一个抽象的艺术观念,而是具体地做了一件恶事。一个作恶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去批判恶,去批判没有类似他这种恶行的人呢?
听此文作者的口气,好像把进行这一系列恶事的人,和那个能进行善恶价值判断的主体的人分开了。就好像表演《食人》这个“行为艺术作品”时,朱昱自己把被食 的那个“人”的概念,和啃食这个“人”的“人”分开了。也如同朱昱把那个喂狗的“我”的胎儿,变成了一个抽象意义的“没有思修的肉”,自己不是一个父亲, 而是代表人类献祭给狗的崇高祭司,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裂?
常识性的解释就是他不是人,或者他是反社会人格,他的人格是分裂的。我看网上有个网民说要日了他——因为他不是人!
但事实上朱昱是个人,而且是个自我意识超强的人,他清楚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表达的恶有多恶。在他一系列的油画作品《剩餐》中,笔法、颜色、构图,及观念的传达,是十分到位的。那看似随机,无序,但却十分凝重,甚至带有一种神秘莫名的令人毛骨悚然感,明眼人一看便知,
他表达的核心理念就是死。在那光线柔和、看似平常、波澜不惊的画作中,在那些被平静放大的细节中,所散发出来的腐烂、颓废、如铁幕般笼罩的残酷和虚无留给人心灵的震憾竟是如此强烈。
这样的画作令人难以不为之动容,不知为何我竟联想起解构主义里的一个概念———
“延异”有两层意义:一是向外扩散,二是延宕,即语言的意义最终都不可获得。意义只能是一个不断向外扩散的过程。意义的随意性、零乱性、不完整性不断地拆解形上学的中心和本源,并且拒绝成为新的中心和本源。意义不断地生成、转换,又不断消失,最终消解了意义的本身。
中心的消解就意味着取消意义,意义的延异就否定了世界上存在着终极不变的意义。
这应该就是后现代艺术家,也是所谓“行为艺术”家朱昱行为与艺术的一个很生动的描述。当一个人失去了意义与价值本源的时候,他所知道的善与恶的概念就没有 意义;美与丑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就没有意义;我是不是人,别人认为我是不是人,就没有意义;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都只是剩菜。生命,就是一个吃的过 程,吃是有意义的,因为吃意味着活,虽然最终是一盘剩菜,是死,但我要吃,要攫取,不管用什么手段,哪怕杀死自己的孩子献给狗,只要能引起人的注意,只要 我成名了,一幅油画作品动辄几十万。我能吃得更好,吃的更香,就够了。这就是唯一的意义,其他的一切人、一切好评恶评、一切与吃无关的事,都没有意义。
(三)结语
最后对写作上文的那位人士说的“朱昱作为一个伟大的有献身精神”的艺术家等云云的话,就不做评价了。实在浅薄,不想浪费我的文字。
对此君引用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只能说这种认识水平,相当于地球人对外星人的理解。因为笛卡尔本身是一个敬虔的天主教徒,他致力于以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在他的观念中,上帝是一个完美、全善、人类思想与生命的源头。
中国当代的行为艺术走得的确是远了点。举几个例子,有人浑身涂满蜂蜜到公厕一小时就沾满了苍蝇;有人跟驴子结婚、性交;还有北京798的某位小姐,弄个铁 笼子,浑身一丝不挂,每天让人参观一小时。当记者问这些行为很恶心,老百姓搞不清你们的创作意图时,这些“行为艺术家”说什么,不需要任何人理解,他们也 理解不了,这是我自己的行为,我只做我自己想做的。口气十分狂妄。看来只要打着“艺术”的旗号,就无所不能啦?好像真的有点这个意思。
不过,走在大街上,对这个问题也能非常能理解并消化啦。比如今晚出去遛跶,一排排吵闹不堪的大排档,人们欣赏的电视节目是本山大叔的小品,恶 俗无比,但那也是“国粹”。还有就是去听场音乐会,现场手机、瓜子、说话声和不合时宜的鼓掌、叫好声,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这也是国情。
上面谈到的几个“行为艺术家”都成名啦,不知道有什么吃的好事在等着他们呢。我想起马六明,以前化妆祼坐任人参观的情形。现在他只画自己的儿 子,身体发福,已没有异装、祼坐的资本啦。艺术家们在追求什么?跟老百姓一样,暴富,吃得肚满肠肥,整天灯红酒绿。然后,跟那些市侩的收藏家、同样肚满肠 肥的大款讨价还价。这些人并不懂得艺术,不过掮客很多,市场行情还是能摸得很准的。
朱昱已经把那个四个月的孩子抛在脑后了吧,这么多年,不知道又和多少位想和“艺术家”结交的女性有了多少故事。看此人照片,脸上的表情放松多了,想必是生活宽裕、受人尊重,吃的很好,不用再吃死婴了。
他的眼皮和嘴角甚至能说上有一丝诡异的笑意,因为吃在中国,还是非常重要地,看来大家最终还是能够认同这一点,毕竟他吃的是别人的孩子。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早逝的夏洛蒂.伦博朗借简爱之口说出的那句话 “我们的灵魂都是平等的-------有一天,我们都要跨过坟墓站在上帝的面前------”作为一个基督徒,也是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有一个疑问, 当有一天朱昱的生命就真的剩下了一盘剩菜,他已跨过死亡,站在了上帝的面前。上帝问他“请问你是怎样使用我赋与你的才华与精力?你是怎样对待我赐给你的那 个活泼、健康、宝贵孩子的?”他——又该如何作答呢?他能祭起行为艺术这面幌子,来罩住自己的灵魂吗?
为何如此变态与残忍?
回覆刪除